棋局!方氏如此行事,只为洗去自己的嫌疑!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啊!张大人!”
祝好再难容忍尤衍这厮咄咄逼人的气盛,方絮因身背‘凶犯‘之名不好怼言,便由她来说:“蓄意而为又如何?”
此言尽显嚣张,分毫不亚于尤衍在堂上的倨傲模样,众人将目光齐齐转向祝好,她仿若未觉,只朗声论辩道:“命案事发时,只方氏与其兄在场,再无第三人。是以,此案只得从尸首、凶器、诉状、以及事发地搜寻的有效证定案,而此案的审果,便是自这些凭据中推断所出的,敢问尤大公子,您莫非疑忌府衙判案?”
祝好未舍尤衍喘息强辩的时间,她接道:“倘若真是方娘子故意而为,你又以何为证?铁案之本,必依实据。其兄以山石先手与方娘子厮打,方娘子此身创伤作不得假!长兄因一己之私令其母活活饿殍亦作不得假!”
“若依你之言,其兄明知母亲身患病症,双腿缠疾难以下地自居,他仍然不顾母亲的死活将救命钱用以浸淫赌坊,长兄此行便不算他故意为之了?母亲因他西去,饿殍而亡……临前该是身受何等的熬煎苦痛?方家大郎,岂非背负命案的恶徒?”
祝好深呼一口气,“再如何严丝合缝的律法,也有隙缝可钻,是以,大成开国至今,仍于国律上不断补偏救弊。若其兄在世,他也难因此伏狱,可笑尤大公子满口‘公正’,临此万众,你不应最知‘公正’无用吗?倘若世间有绝对的公理,尤大公子应早于初审时伏罪。”
“若真如您所言,‘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敢问尤大公子已死了几遭了?”
尤衍脸色发青,咬着后槽牙忿忿道:“你个贱蹄子休要黑言诳语!”
祝好懒得睬他。
“唯有自己清楚,平生诸行是否无愧天地,无愧良心。”祝好眼望衙外百姓,“方家大郎不该死吗?依我看,他死有余辜。若他尚在,其母之死,也只会因他的一句‘疏失’而掩!”
众观者皆因祝好之言敛声论议,正在此时,不知何人高喊:“该死!方大郎有违孝道!死有余诛!”
一人起首附和,百人、千人、万人对方家大郎的谩骂如潮水般接踵而至。
此子不仅令其母饿殍病榻,事后更对胞妹痛下死手,方家大郎不堪为人!
尤衍见此,活生生将话茬儿哽在喉咙里。
张谦高坐明堂,待声息渐没,他才道:“然其兄确因你而亡,你兄长娶有发妻,若其妻不忿此案审果,或可向你索求金银,再或……复审此案。”
此言方落,差役携一女缓步入堂,女子面容憔悴,眼底乌黑,她行前应在家中作务,因此将袖管卷至臂弯处,可其肤竟是红肿乌青一片,倒不知是何缘由。
熟知方家之人早已瞧出此女的来头,正是方家大郎去岁娶进门的小娘子姜氏。
张谦不及问话,姜氏已然落跪,众人惊奇此女会以何等恶言咒骂方氏,更惊奇她是否会复审此案,抑或令方氏予以重金抵偿。
尤衍最是期盼此出好戏。
姜氏俯身拜下,起身时言道:“民女愿与方氏讲和,无须金银,更不必复审。”
作者有话说:
----------------------
估计还会走最少两章剧情(审案),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剧情无聊…
女主跟女二后期都会有自己的事业,女二也会彻底摈弃渣男,想写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想写女孩子之间的情谊,本书大概率没有雌竞,有雄竞(偷偷摸摸),毕竟男二小春也喜欢翩翩,当然啦,小春也不只单单是促进男女主感情的调味剂,他也会找到自己人生。
女主女二都是好宝宝,不会只是背景板。
而写审案的原因也很简单,想让男主在点点滴滴中发现不一样的女主,而不是很突然的就爱上了,每个女孩子上身都有闪光点,而女主一心求公理的倔犟不服输的性子在以后的剧情中也会救赎到男主。
假面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