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好了,那帮懦弱无能的奥斯曼人总算是干了件配得上他们先祖威名的大事!”
只见电报上赫然写着,在法国运输船即将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时候,海峡两岸的奥斯曼岸防炮竟是同时开火,双方鏖战了一晚,硬是将大半的法国运输船统统送进了大海之中。
虽然紧跟着,奥斯曼人就遭遇了黑海舰队和法国舰队的血腥报复,但奥斯曼人备战了这么多年,竟硬是顶住了压力,牢牢锁住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条咽喉水道。
适时,大团长也手握着一封电报冲进了指挥所。
叔侄俩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道:“战机到了!”
他们一同站到了沙盘前:“舰长先生,我们准备集中上千门轻重火炮,集中轰击敌人戈尔利采至塔尔诺夫一线的防线,削弱敌人的防线以后,集中所有机动兵力进行重点突破,穿插包围,争取将波兰地区的所有俄军统统困死在包围圈里!”
同盟国在东线的兵力不少,但要分布于整条漫长的战线上,能抽调出来的兵力,加上西线抽调来的三个装甲师,七个步兵师也就是三十万人左右。
其中东线的骑士团拥有一支很强力的骑兵力量,陆地巡洋舰这种庞然大物并未取代骑兵这一古老的机动兵种,尽管在此时的战争应用中,骑兵们已逐渐转为“机动步兵”。
枪骑兵这种番号只停留在仪仗兵种,或是仅仅只保留了番号而已。
这支机动军团拥有六个骑兵师的兵力,总兵力高达八万人,其中装备了大量的轻重火炮和少量陆地巡洋舰,甚至还有许多浮空飞艇作为空中掩护。
此外还有一支名为“暴风突击队”的特殊部队,有两万人之多,全都是大团长亲自训练的精英部队,装备着整个普鲁士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洛萨若有所思道:“重点突破,穿插包围,有点闪电战那个意思了。”
骑兵师,陆地巡洋舰相当于装甲集群,他的巨龙军团则能稳稳抢下制空权,这不是闪电战是什么?
威廉抚掌笑道:“闪电战?我喜欢这个名字,德邦和普鲁士的军队,会像闪电一样直插敌人的心腹!”
“舰长先生有什么其他的建议吗?”
洛萨笑着摇了摇头,对于这个时代的战争,他纯属外行人,也就知道个闪电战的名词,可没那个能耐在人家精心准备了数月的作战计划上画蛇添足。
大团长神情郑重道:“此次进攻,不求一举击垮沙俄,但最低限度的目标,也是拿下整个波兰地区的敌军,歼灭掉百万规模的敌人有生力量!”
“这是我们东线战场唯一取胜的机会了!”
德皇和他的顾问,参谋们始终认为沙俄比法国更难击败,因为沙俄的土地太广袤了,人口也是诸多列强中刨除殖民地最多的。
按照这个时代堑壕战的标准,击败了敌人一道防线,还有后续更多的防线。
前线溃退下来的士兵能好整以暇地重新组装起来,依托新的防线来抵御敌人的进攻。
西线每次将战线推进几公里都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东线呢?
哪怕推进一百公里,距离莫斯科还远着呢。
这也是大团长最担心的事,一旦没能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此次攻势又将功败垂成。
闪电战
夜幕下,绵延数百里的俄军堑壕里。
瓦西里合拢了自己快要冻僵的双手,哈了口热气,抱怨道:“不是说德国佬要有大动作了吗?怎么连着几天了,对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说一点动静都没那是不可能的。
但有的,无非就是双方惯例性的你来我往,互相向对方阵地打出去几吨炮弹,或是狙击手们之间的交锋,在瓦西里眼中,已经算是常态了。
由于双方的长期对峙,堑壕,地堡,铁丝网乃至各种永备工事都修了一大堆,任何一方想要进攻,并取得一定的成果,都要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久而久之,东线战场上就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静坐战”的局势。
老兵伊戈尔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生锈的铁盒,从里面取出一支只剩下一半的卷烟叼在嘴里。
将其点燃后,伊戈尔惬意地呼出了一口云雾之后,才好整以暇道:“不知道,兴许德国佬把主战场设在了北面,那里不是离圣彼得堡很近吗?”
一旁有个新兵蛋子露出憧憬的神色:“圣彼得堡可是个大城市,你们有谁去过吗?”
“蠢货,要有人去过那种地方,还会跟你一起蹲在战壕里当大头兵?怎么也得捞个少尉当当。”
瓦西里骂了句,旋即小心翼翼从弹药箱里取出了一瓶伏特加往嘴里猛灌了一口,冰冷的酒水穿过他的喉咙滑入胃袋,转眼就烧成了一团烈火。
呼——
他哈了一口酒气,满脸惬意地看着伊戈尔:“班长,给我也抽一口呗。”
“滚蛋,你有酒喝也没见分给我半口。”
瓦西里刚要开口,远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
他下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