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2 / 2)

声音穿透雨幕, 砸在每个人心上。

平台瞬间沸腾。先前瘫在泥地里的人挣扎着爬起, 哪怕腿脚发软、沾满污泥,也拼命朝着帆船挥手,沙哑的呼喊混着雨声;哭红双眼的家属突然止住眼泪, 原本空洞的眼底重新燃起光亮,手紧紧攥着身边人的胳膊;连几个沉默多日的老人, 都颤巍巍扶着树干, 浑浊的目光像钉钉子似的,紧紧锁着那艘越来越近的船。白长青扶着刚缓过劲的父亲走到崖边, 望着帆船上忙碌的身影,鼻尖猛地一酸——这几天压在心头的焦虑、无助与惶恐,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出口,滚烫的泪顺着脸颊砸进泥里, 晕开一小片湿痕。

帆船稳稳停在山脚下,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往山上走:有人扛着鼓囊囊的编织袋, 袋子边角被磨出毛边, 里面的红薯、土豆和糙米沉甸甸的,压弯了肩头;有人抱着贴满标签的药箱, 密封袋里的草药还带着晒干的清香,在潮湿的空气里格外清晰;还有人拖着一大卷防水帆布与折迭帐篷,帆布上的水珠顺着褶皱往下滴。每一样物资都像束救命的光,穿透阴霾,照进这群困在悬崖边缘的人心里。村长握着救援队队长的手,激动得话都说不连贯,只是一个劲地鞠躬,皱纹里的泪珠子滚个不停,嘴里反复念叨:“谢谢,谢谢解放军同志……”

可雨还没停,半山腰的平台依旧湿滑,偶尔还有碎石从山坡上滚下来,砸在泥地里发出闷响。救援队队长抬头看了眼阴沉得像要压下来的天,眉头一皱,当即下令:“不能在这停留!山体不稳,趁我们在,大家抓紧收拾东西,往山顶转移!”

众人不敢耽搁,立刻打包家当跟上。宁蔚然扶着爷爷奶奶坐上牛车,熟练地拽了拽缰绳,牛蹄踩在泥地里稳稳往前;白和、苏行扛着木棍在前面打头阵,拨开路边的断枝、清理小石子,为队伍开道;宁家夫妻把儿媳和孙子护在中间,手臂紧紧圈着,生怕拥挤的人群撞到孩子。好在有战士们帮忙,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就蹲下身背着走;看到小孩跟不上,就顺手抱起来,不到两个时辰,所有人都安全转移到了山顶。

山顶的安置区里,冷风裹着湿潮气往骨头缝里钻,冻得人直打哆嗦。部队用铁丝网圈出一片约莫足球场大的区域,分成办公区和家属区,地面铺着从洪水里捞来的塑料布,层层迭迭铺着,勉强隔绝底下的泥水。白端凭着部队的资历,给家里争取到个靠里的位置——紧挨着临时仓库,仓库的帆布能挡些山风,还能第一时间领到救济物资,比挤在露天泥地里的村民少了大半麻烦。

白和先将部队发的帆布围了个简陋的圈,把家里的驴和两头牛牵进去,又拿出末世前就备好的大帐篷,和宁蔚然一起搭起来,帐篷杆深深扎进土里,防止被风吹倒。接着,他把从家里带出来的充气床充好,铺在帐篷底下,再垫上几层干稻草,隔绝地面的水汽——这种阴冷天气,要是直接睡在地上,老人的风湿肯定熬不住。每天天不亮,天还蒙着层灰雾,他就和宁蔚然悄悄把充气艇吹满气,两人扛着往山下走——洪水面上飘着不少从村里、市里冲来的东西,半袋没泡烂的谷子、一口锅底没漏的铁锅、几件还能穿的棉衣,哪怕是块能用的塑料布,都是末世里活下去的希望。

捞物资的风险比想象中大。起初几天,他们还能在偏僻的水域捡到些“好东西”,可后来水面上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划着用门板、树干钉成的自制木排,眼神凶狠地盯着别人的收获,像饿狼似的;还有人藏在垃圾里、断木后面,专等落单的人下手。一次,白和刚用钩子勾住一个编织袋子,正往充气艇上拉,就有几人持刀划着木排围过来,幸好他反应快,迅速从水里跳进充气艇,宁蔚然撑着桨拼命往岸边划,白和则举着木棍挡住伸过来的手,才勉强躲开。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