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2 / 2)

作响。

养心殿内异常寂静,唯有昭帝的叹息声时常回荡。

李志德抱着拂尘候侍在侧,偷偷瞟了眼昭帝手中奏折,便知晓昭帝烦躁的原因。

征兵调令甫下达各州县,各地便迅速建成募兵署。然而在会宁和宜川两地的募兵署建立次日,当地百姓彻底炸开了锅。

壮丁们与各路豪杰自发结成义军发动起义,而且此次起事不同于以往,原在当地赈灾的钦差大臣被起义军割下首级挂在墙头,甚至连知府县令府都被包围,其势如破竹打得官兵们节节败退。

会宁、宜川中间还夹着个林州,一旦义军势力吞并林州,下一步即可直逼万平。

远患尚未解决,内忧紧随而至。

墨家百年江山摇摇欲坠。

昭帝又哀叹一声,放下奏折:“志德,朕最近有点怀念父皇了。”

李志德低眉顺眼:“陛下思念先帝,先帝在天有灵若是知道,兴许会保佑我大昭度过此劫。”

昭帝沉默片刻,继续道:“你说,这个皇位,我到底配不配坐?”

李志德心里一咯噔,差点就要双膝一软,忙陪笑道:“陛下近来为国事操劳,定是疲累了,才问起这些胡话来。哪有配不配得上的说法?既然陛下能坐上这御座,就该是陛下的。”

“……朕今早起来,便觉得胸闷气短、心悸耳鸣。”

“奴婢这就去传太医。”

昭帝却叫住他:“慢着……先传杨统领觐见吧。”

-

易门镖局。

“你这计划确定可行?”

易芷枫抛玩着锦衣令,凝眉看向戚暮山。

“若是不行,你还会帮吗?”戚暮山反问。

锦衣令滞空、落回。

易芷枫攥紧令牌,认真思忖了一会儿,回答道:“帮。”

大行商道治国非长久之计,等昭帝对付完陈家,即使易家没有反心,也难逃制裁,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戚暮山嘴角微动,但因身体虚弱导致笑容显得有些勉强:“谢谢。”

易芷枫笑道:“跟我还说什么谢。”

“我怕以后没机会说了。”

“……谁说的?”易芷枫摩挲着锦衣令上的刻文,顿了顿,“我会等你说上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说到我听烦了为止。”

戚暮山失笑道:“好,我尽量。”

易芷枫收好锦衣令,转移话题道:“还有一事,本想晚些时再告诉你的,二殿下准备今日进宫复命。“

“查出真凶了?”

“如你所料,是陈瑾言。”

易芷枫正要解释下去,外头小厮忽然匆忙进了屋,打断道:”侯爷!少当家!宫里来报圣上要择人领兵平定会宁、宜川之乱,杨统领这会儿应是入殿了。”

-

昏黄烛光摇曳,昭帝神情冷峻,目光如刀般刺在殿前矗立的杨雅衣身上。

“雅衣,朕命你前去平叛,何故抗旨不从?”

“陛下,微臣不敢抗旨,只是……”杨雅衣拱起手,微微低头道,“那些百姓揭竿而起无非是被逼无奈,微臣的剑只杀敌人,不杀同胞。”

昭帝的脸色瞬间阴沉,冷哼一声:“妇人之仁!国法不容叛乱,反贼不平,难道你要朕看着天下大乱不成?那朕养你们还有何用?!”

杨雅衣说:“林州赈灾事项欣欣向荣,会宁与宜川两地只稍待来日解决,若此时再以武力相逼,百姓该如何看待陛下?”

“放肆!”昭帝拍案而起,镇声道,“你是朕的统领,还是他们的统领?!”

杨雅衣不卑不亢:“微臣自然是陛下的统领,但更是昭国的子民,如若陛下能体恤百姓,微臣愿在此立下军令状,百姓定会归心。”

养心殿内一时静得落针可闻,徒留烛火在风中噼啪作响。

昭帝脸上阴晴不定,沉默许久,方开口:“朕就不该把你从西北调回万平。”

杨雅衣微愣。

她清楚记得,十五年前昭溟一战告捷后,先帝策其勋,在京中留出御林军统领一职,等杨家军少将足以传承衣钵,她便可调京任统领以护卫万平安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