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干脆选了几根,在甲面上勾出鳞片轮廓,剩下便画了些法典,法印,和烟绯身上的秤。
&esp;&esp;成品是金粉配色,跟那粉色长发交相辉映。
&esp;&esp;烟绯赞不绝口,苍木也很自得,为了画这玩意儿不失误,画的过程中她一直用能量点强化眼部视力和手的稳定性。
&esp;&esp;要不是现在阔绰了,她还真不敢这么浪费。
&esp;&esp;不过今天这个插曲,倒是给了苍木一个新灵感。
&esp;&esp;现代什么话题,争议最大,热度最高,最经久不衰——必然是两性,尤其涉及婚姻,恋爱,家庭方面的相关帖子,常常以第一视角发布,先天具有设身处地的代入感。
&esp;&esp;即使网速更新换代,人类吃瓜的本性却依旧顽强,从天o到o乎,甚至进化出视频形态。
&esp;&esp;依靠五官特效和电音伪装的柠檬头,和这些帖子本质是同一类东西。
&esp;&esp;相关板块真假混杂的程度充分证明了人类对八卦的追逐与渴望。
&esp;&esp;不过把这个版块放在快言报上,多少违和了。娱乐性太大,和日报不搭边。
&esp;&esp;她记得,是不是还有个分刊来着?
&esp;&esp;第67章
&esp;&esp;吃瓜是人之常情。
&esp;&esp;无论什么时候,人类的八卦天性始终觉醒。
&esp;&esp;越是富有争议的极端话题,瓜才越有意思。根据苍木的吃瓜经验来看,吃瓜趣味往往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看到这件事的内心震惊,以及将它分享给周围人时欣赏对方的反应。
&esp;&esp;在网络时代,比瓜更好玩的,是吃瓜群众的妙语连珠。
&esp;&esp;同一块瓜,不同人吃到不同滋味,人们吃到最后吃的不是瓜,是不胜唏嘘的人生。
&esp;&esp;什么“图书馆30秒”“白月光学妹”“我和我双向奔赴的五星基友”……
&esp;&esp;没有八卦,人类就制造八卦。
&esp;&esp;苍木摸出灵感本运笔如飞,结合自己多年混论坛的经验,轻松摸了个第一人称的感情纠葛。
&esp;&esp;碍于身后还盯着一个达达利亚,她不敢过分投入,草草写下些许片段和大纲后便收笔。
&esp;&esp;云堇的戏唱得没话讲,多年童子功吊出来的嗓子,夸句响遏行云不为过。
&esp;&esp;可惜是清唱,不带满身行头的戏曲现场对苍木来说,总觉得像是在欣赏彩排。
&esp;&esp;其实比起戏曲,苍木更偏爱话剧和音乐剧多些。她这人审美口味极度大众化,也常以“土狗”自称。收藏歌单里从土嗨喊麦到经典古典乐,从重金属摇滚到催眠白噪音应有尽有,跨度巨大。
&esp;&esp;写《仙途》时也暴露了这个问题,璃月文人评价这本书哪都好,节奏剧情无可挑剔,就是行文太白话,甚至白话到粗俗。
&esp;&esp;苍木对此沉默。
&esp;&esp;她不写半文半白的形式,是不喜欢吗?是她不会啊!
&esp;&esp;废除繁体字已经这么多年了,她的相关知识储备充其量早只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
&esp;&esp;在璃月,有些时候她等同于文盲。
&esp;&esp;-------------------------------------
&esp;&esp;演出结束,有小童捧着锣盘绕场,这是惯例的打赏环节。
&esp;&esp;虽然没有行头可看,但云堇唱得声情并茂,剧情转折处全情投入,也算是“大饱耳福”。
&esp;&esp;锣盘里除各面值的摩拉,另有不少首饰玉佩,苍木随大流,丢了枚金戒指进去。
&esp;&esp;璃月戏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客人打赏大额财物,那班主必然要亲自谢上几句的。
&esp;&esp;台上已经换成说书人,云堇还是那身台上装扮,笑盈盈地过来致谢了。
&esp;&esp;客套话走过几轮,她却没有告辞,而是谈起了来意。
&esp;&esp;“想把《仙途》改编成戏曲。”苍木颇为意外这个消息:“可以是可以,但应该不太合适吧。”
&esp;&esp;戏曲改编即便是在现代也是独一份的殊荣了,但苍木心动过后,却没有立即答应。
&esp;&esp;作为作者,她很清楚,网文虽然和戏曲同属于文艺领域,中间却隔着一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