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用。
&esp;&esp;如此大的变革,大明从上到下都处之泰然。
&esp;&esp;先是中枢机构调整,然后省、府(州)、县……一级一级的改。
&esp;&esp;围绕事儿建立的衙门,建立之初就让官民都感受到了便利。
&esp;&esp;从官吏的角度来看,大家都清楚自己具体做什么工作,更加有目的性。
&esp;&esp;而且只需负责自己那一摊就可以了,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压力也减轻了。
&esp;&esp;处理事情的效率,自然也就提上来了。
&esp;&esp;对于百姓来说,遇到事情知道找谁负责了,不用再和以前那般到处求人。
&esp;&esp;遇到人浮于事的官吏,也有地方去投诉了。
&esp;&esp;可以去衙门找本地主官进行投诉,也可以去都察院投诉。
&esp;&esp;如果这俩部门都不管,还能去锦衣卫衙门投诉。
&esp;&esp;甚至去锦衣卫投诉的效果,往往比去都察院还要好。
&esp;&esp;当然,机构变多确实带来一定的不方便,可总体来说效率确实变高了。
&esp;&esp;效率,才是这个变革带来的最大变化。
&esp;&esp;变革带来的另一个直观好处,就是之前一直推行不顺利的国家计划,突然就顺畅了起来。
&esp;&esp;各地的反馈都非常不错。
&esp;&esp;朱雄英高兴的道:“围绕事儿建设衙门机构,果然是正确的。”
&esp;&esp;“这才只是开始,等革新完成效率会更高。”
&esp;&esp;事实最能说服人,之前包括七学士在内,其实对围绕事儿的说法,是存有一定疑虑的。
&esp;&esp;之所以同意,那是陈景恪威望够高,再加上皇家的支持。
&esp;&esp;现在事实摆在面前,所有质疑声都消失了。
&esp;&esp;安平侯依然是那个安平侯,永远正确。
&esp;&esp;确定变革思路是正确的,大家对变革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esp;&esp;对‘管事’‘管人’的概念,也就更加的认可,越来越多的相关理论被拿出来。
&esp;&esp;只是这些理论是否正确,还需要实践去验证。
&esp;&esp;但不管怎么说,大家的思想开始转变,这都是一个好消息。
&esp;&esp;事实再一次证明了陈景恪思想的正确性,也直接影响到了各学派对大同思想的重视程度。
&esp;&esp;有一说一,以前他们重视大同思想,是形势所逼。
&esp;&esp;其中的很多思想,并不为大众所接受。
&esp;&esp;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原来不是安平侯错了,是我们见识太短浅。
&esp;&esp;当这些学者开始正视并接受大同思想,他们融入这个框架的阻碍也彻底消失了。
&esp;&esp;大同思想的完善,以及对传统思想的革新工作,陡然加快了许多。
&esp;&esp;陈景恪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esp;&esp;关于这次的官制变革,他也有些忐忑。
&esp;&esp;一个不好,那可是会造成国家动荡的。
&esp;&esp;所幸,结果还不错。
&esp;&esp;事实再一次证明,他的想法加上这个时代的精英的完善,是可以开创一个与前世不同的世界的。
&esp;&esp;一个独属于这个世界的新世界。
&esp;&esp;就在陈景恪踌躇满志的时候,杜同礼一脸便秘的找了过来:
&esp;&esp;“侯爷,您猜我发现了什么。”
&esp;&esp;陈景恪无语的道:“你都这表情了,还有心思开玩笑呐?”
&esp;&esp;杜同礼苦笑道:“我这不是苦中作乐吗……不过这事儿您绝对猜不到。”
&esp;&esp;陈景恪好奇的道:“到底什么事儿,让你这副表情。”
&esp;&esp;杜同礼没有再卖关子,一副蛋疼的模样说道:
&esp;&esp;“张定边,他主动联系我们锦衣卫了。”
&esp;&esp;陈景恪惊讶的提高声音,说道:“谁?哪个张定边?”
&esp;&esp;第498章 老朱的回忆
&esp;&esp;张定边,陈友谅麾下第一名将。
&esp;&esp;鄱阳湖之战陈友谅战死,张定边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