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在车四周装上铁板,就是装甲车,真正的刀枪不入。”
&esp;&esp;“再将火炮火铳安装在蒸汽船蒸汽车上,那将是无敌的利器。”
&esp;&esp;“如果大明不顺应历史潮流,而是选择停滞不前,甚至逆流而行。”
&esp;&esp;“早晚有一天,会被极西诸国打上门来。”
&esp;&esp;“到时候,面对敌人的钢铁洪流,大明要如何应对?”
&esp;&esp;第256章 得偿所愿
&esp;&esp;朱元璋祖孙三人都面色凝重。
&esp;&esp;他们并没有怀疑陈景恪的话,火绳铳、燧发铳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
&esp;&esp;定装金属弹和机关铳的原理,他们也能听得懂。
&esp;&esp;至于蒸汽机……温差发动机都能有,现在再出现一个蒸汽发动机也不是不可能。
&esp;&esp;如果极西诸国真的将这些东西研究出来……
&esp;&esp;蒸汽机驱动的战舰、战车,各种先进的火铳火炮机关铳……
&esp;&esp;面对这样的钢铁洪流,大明几无还手的余地。
&esp;&esp;这时,他们不禁浮想起陈景恪方才讲的话:
&esp;&esp;国家是一定区域内的人群,为了应对自然环境和同类竞争形成的组织。
&esp;&esp;朱雄英叹道:“当年我们的祖先面对着重重竞争,今日的我们也是一样啊。”
&esp;&esp;陈景恪说道:“大明面对的竞争,比历朝历代都更加严峻。”
&esp;&esp;“在同类竞争中,我们面临着极西诸国的追赶。”
&esp;&esp;“在自然环境方面,我们即将面临小冰河期。”
&esp;&esp;“还要面对晋陕高原、河套平原,大面积荒漠化的极端恶劣局面。”
&esp;&esp;“所以,留给大明的时间也不多了,我们必须要尽快提高生产力。”
&esp;&esp;“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外敌,和必然会到来的恶劣天气。”
&esp;&esp;朱雄英已经彻底被说服,朱标也有些意动。
&esp;&esp;但朱元璋却依然面带疑虑,放纵百姓自由,与他的认知完全相反。
&esp;&esp;即便知道陈景恪的话是对的,可还是难以做出决定。
&esp;&esp;陈景恪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进一步解释:
&esp;&esp;“陛下,百姓逐步获得人权和朝廷中央集权,两件事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结果。”
&esp;&esp;朱元璋大为意外:“哦,怎么说?”
&esp;&esp;陈景恪说道:“先秦时期,天子与诸侯王与贵族共治天下。”
&esp;&esp;“天子并不直接管理百姓,而是由贵族代为管理。”
&esp;&esp;“百姓向贵族效忠并交税,贵族再将税收按照比例上交天子。”
&esp;&esp;“有句话说的好,谁掌握了人,谁就掌握了权力。”
&esp;&esp;“当时的百姓掌握在贵族手里,所以他们可以和中央相抗衡。”
&esp;&esp;“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更多粮食被生产出来,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esp;&esp;“更多的人口,开垦出了更多的土地。”
&esp;&esp;“中央将这些多余出来的人口和土地,直接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不再交给贵族代为管理。”
&esp;&esp;“说白了,中央绕过贵族,直接掌握了人口。”
&esp;&esp;“这也就意味着,中央权力的增强。”
&esp;&esp;“但中央要如何管理这些百姓呢?于是编户齐民制度就出现了。”
&esp;&esp;“以前没有户籍、没有姓名,什么都没有的最底层百姓,第一次获得了官面上的身份。”
&esp;&esp;“朝廷既然将他们纳为‘民’的范畴,自然要在法律上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和义务。”
&esp;&esp;“从这时候起,百姓成为了真正的‘百姓’,初步获得了作为人最基本的权利。”
&esp;&esp;“这也为秦国后续改革,并推行军功爵制,奠定了基础。”
&esp;&esp;“到了两汉隋唐时期,世家豪强力量强大,他们圈养了无数的百姓。”
&esp;&esp;“糜竺嫁妹的时候,陪嫁的奴仆就有三千。”
&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