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不过即便如此,他心中也很是不以为然。
&esp;&esp;军器局都是最顶尖的工匠,所生产的东西,又是各自最擅长的。
&esp;&esp;每天都要生产几十件,这么多年下来有多娴熟可想而知。
&esp;&esp;毫不夸张的说,闭着眼睛都能把东西给弄出来。
&esp;&esp;他不信有人还能提高效率。
&esp;&esp;但他也不敢得罪陈景恪,只是以请教的语气说道:
&esp;&esp;“不知陈伴读有何指教。”
&esp;&esp;陈景恪知道他不信,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先让人回宫里取一套度量衡工具过来。
&esp;&esp;就是他给形学研究班制作的测量工具。
&esp;&esp;这套工具,将来会作为理科学院标准器具使用。
&esp;&esp;随着理科的发展,必然会成为通用的度量衡工具。
&esp;&esp;而眼下他要做的事情,就离不开统一的测量工具。
&esp;&esp;所以,他准备先在军器局推广一下。
&esp;&esp;等待的过程中,他也没有闲着。
&esp;&esp;找来一套鞍辔,让工匠详细为他介绍了结构。
&esp;&esp;然后他尝试着将各个结构分拆……
&esp;&esp;完成这一步,又挑选了几个普通工匠,让他们每人负责一个结构的生产。
&esp;&esp;还挑选了几个人负责运送材料、零部件,还有人负责组装,有人负责质检。
&esp;&esp;众人都很疑惑,每人生产一个结构,就能提高效率了?
&esp;&esp;陈景恪依然没有解释,也没有让他们立即就开始制作。
&esp;&esp;而是等到测量工具取过来。
&esp;&esp;让人照着模板制作了几套,分发给他挑选出来的那几个工匠。
&esp;&esp;然后要求他们必须按照规格,生产出标准大小的零件。
&esp;&esp;是的,陈景恪准备推广流水线生产法。
&esp;&esp;刚才参观的时候,他发现工匠要自己生产大部分零件,然后再自己组装成鞍辔。
&esp;&esp;但凡知道流水线生产法的人,都知道这种生产方式有多繁琐,效率有多低。
&esp;&esp;所以就决定,先从这里着手进行改变。
&esp;&esp;流水线生产法,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衡。
&esp;&esp;否则零件规格不一样,也是组装不起来的。
&esp;&esp;所以,他才会让人回宫里取测量工具。
&esp;&esp;这还不算完,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明白,流水线生产法的先进之处。
&esp;&esp;他又找来同样人数的熟练工匠,和流水线普通工匠做对比。
&esp;&esp;并且他还提出了奖赏激励:
&esp;&esp;“赢的一方,每人奖赏十文钱,当场发放。”
&esp;&esp;十文钱,对陈景恪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esp;&esp;说的那啥一点,十文钱的小钞掉在地上,他们都懒得弯腰去捡。
&esp;&esp;可这些工匠们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esp;&esp;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esp;&esp;忙碌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存下十文钱。
&esp;&esp;本来只是一场无所谓的比试,现在每个人眼睛里都冒出了火花。
&esp;&esp;这个钱,我们势在必得。
&esp;&esp;陈景恪对此也非常满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esp;&esp;不是他不想多给奖赏,而是给的多了工匠们也保不住。
&esp;&esp;十文钱虽少,却能实实在在的,落到他们自己的口袋里。
&esp;&esp;随着一声令下,两组工匠火速行动起来。
&esp;&esp;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esp;&esp;那群熟练工匠动作非常麻溜,看他们工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
&esp;&esp;速度自然也是非常快的,没一会儿鞍辔的雏形就出现了。
&esp;&esp;陈景恪挑选的那一批工匠,技术确实很普通,和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