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哈哈……儿郎们竟还能得此军功。”
&esp;&esp;张兴大笑一声。
&esp;&esp;他也没想到移地健会在此,心中喜悦。
&esp;&esp;张兴为天策府仅次于封常清的官吏。
&esp;&esp;在武官体系中,唯有兵部尚书,枢密使高于他。
&esp;&esp;几乎没有再升的空间。
&esp;&esp;而军衔上,元帅不仅仅是张兴,也是所有大将军渴望的。
&esp;&esp;军衔是永久的,哪怕养老,也依然会存在。
&esp;&esp;哪怕死亡,亦青史留名。
&esp;&esp;只凭借这一点,就足以给无数将领动力。
&esp;&esp;张兴也希望同行的士卒,能一起分这份功绩。
&esp;&esp;“带走……”
&esp;&esp;张兴一声令下,麾下士卒带着移地健、莫贺达干,回去拜见至尊。
&esp;&esp;随着黑夜来临,回纥四散逃跑的兵马,被其他方位的士卒,擒杀得七七八八。
&esp;&esp;前前后后,能逃出生天的回纥骑兵不足千人。
&esp;&esp;移地健和莫贺达干都被生擒。
&esp;&esp;其他翻不起风浪。
&esp;&esp;翌日天明,唐军开始打扫战场。掩埋白亭海周围的尸体。
&esp;&esp;回纥士卒在白亭海北部的荒原上掩埋。
&esp;&esp;唐军战士的尸身则葬在苏武山下,依山傍水的草原。
&esp;&esp;并以马革裹尸,与第一次白亭海大战死亡的战士一起,在此安息。
&esp;&esp;此战,唐军一共俘虏牛羊十余万头,战马、驽马四万余匹。
&esp;&esp;斩杀回纥骑兵两万五千余,俘虏回纥士卒两万四千余,以及随行的奴隶三千多人。
&esp;&esp;伤的士卒,大唐的军医也给予救治。
&esp;&esp;李瑄要恩威并施,这些是将来建设草原的主力。
&esp;&esp;唐军在此次大战之中,战死一千八百三十骑,伤两千二百余骑。
&esp;&esp;这些则由兵部记录。
&esp;&esp;将来的抚恤,退役,都由兵部尚书安排。
&esp;&esp;他们的遗物遗产,则全部封存,送至他们的家人手中。
&esp;&esp;召兵、抚恤、退役,都是兵部的事情,和天策府无关。
&esp;&esp;特别是抚恤,要由兵部尚书李泌和兵部侍郎刘之儒在每一份抚恤信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以代表对为国战死的烈士的尊重。
&esp;&esp;而校级及以上将校战死,由皇帝亲自书信安抚,并以重恤,连同勋章,一起归乡。
&esp;&esp;“移地健,为什么不尊朕的命令?”
&esp;&esp;李瑄这才见到移地健,向他质问道。
&esp;&esp;此时的移地健面容憔悴,完全没有大可汗的样子。
&esp;&esp;对比李瑄的精神奕奕,他明明年纪比李瑄小,却仿佛老了十岁。
&esp;&esp;“天可汗尊上一任天可汗的命令了吗?”
&esp;&esp;移地健对李瑄反唇相讥。
&esp;&esp;事已至此,他不再什么狡辩。反正性命已在李瑄手中,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esp;&esp;“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esp;&esp;李瑄没有因为移地健的话而动怒,出说这句至理名言。
&esp;&esp;大草原只能成为华夏的后花园,否则这片土地,迟早会成华夏的祸端。
&esp;&esp;农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革命待将开始。
&esp;&esp;资源,必须握在大唐手里。
&esp;&esp;“叶护太子呢?我死前要见他一面?”
&esp;&esp;移地健汉语一般,听不懂李瑄话中的意思。
&esp;&esp;磨延啜传位移地健,是正统的。
&esp;&esp;他想去质问叶护太子,为何引狼入室?
&esp;&esp;死的全是他们十姓回纥的族人。
&esp;&esp;那些附属,大部分都作壁上观。
&esp;&esp;“叶护太子在长安,他是回纥的靖文可汗,他才是草原的新主人。”
&esp;&es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