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比萧望之更刚直的人,反过来劝老师自裁。朱云说了什么史书未载,猜测朱云可能认为,皇帝三番五次折辱老师,那么自杀是最好的选择,这不仅是表明帝师、儒者的尊严,也是向皇帝宣示对他的失望。
&esp;&esp;在骑兵的包围里,萧望之服毒自杀。这距离汉元帝即位才两年。
&esp;&esp;消息传到汉元帝那里,正是饭点,皇帝大惊失色,连忙挥手不吃饭,拍着手哭个不停:“我就说过萧太傅不会进牢狱,你们果然杀了我的贤傅!”场面极为哀恸。
&esp;&esp;在班固的笔下,汉元帝是一个稀里糊涂、优柔寡断,不小心让老师死于非命的角色。但千载之下,我们不妨猜测更可能的真相:汉元帝先是假装不知道“召致廷尉 ”是下狱的意思,从而将萧望之免职;又故意放风说任命他为丞相,接着就他儿子的上书大做文章,将其下狱,言外之意是他咎由自取;下狱之前,又假装爱护询问,对宦官调兵这样的大事假装不知道,直到人死之后,又假装怪罪身边人,怪罪之后却不惩罚;尘埃落定,对萧望之上书的儿子不仅没有处理,反而令其承爵为关内侯,还每年派使者去萧望之的坟墓拜祭,以笼络人心。种种操作,是一套清除政敌的组合拳,精明无比,哪里有一丝糊涂?班固所记,可能的确发生过,那就得承认汉元帝太会演戏了,不枉班彪评价他“多才艺,善史书 ” 9 。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