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那再好不过。我听说你们每天看到那个给削掉的城角时,都会捶胸顿足,深以为耻,这么说来,这回你们冯家是想用实际行动,去洗雪先人的耻辱了吧!”
冯羽和冯苗对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我们早就准备好这一天了,这回我们带了全部的族人,部曲入城,可挑出精兵一千五百,供太守所用,浴血沙场,在所不惜!”
苟辅激动地点了点头,目光落到了最后一个,坐在左边首位的,年过六旬,满头白发的老者身上,与其他人穿着绸缎便衣不同,这位老者,身穿一身大红的官袍,乃是大郡郡守级别,二千石左右的高官,也正是因此,他的地位明显比其他各人都要高一些,甚至坐位都有些逸群独立,正是曾当过辽西郡太守,也是城中第一大族的族长冯杰。
苟辅看向了冯杰,这冯氏兄弟三人,祖上虽然同为冯异,但是几百年下来,早已经开支散叶,冯羽冯苗还是在五服之内的堂兄弟,世居城外,而这冯杰却是城中第一大族,从西晋开始,他们家就是这新平,甚至岭表地区的第一豪强,世代为官,而今天,是战是降的关键,最后还是要落在这冯杰的身上。
冯杰的眼睛一直微微地眯着,就在刚才,无论是苟辅说要降,还是其他众人说要战,他都不置一词,甚至神色都没有任何变化,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其他各家豪族,也之前没有得到他的任何倾向的消息,同样是眼中充满了期盼,因为,就算他们想战,只要冯杰要降,仍然是无法扭转的。甚至冯杰不战不降,只要在城中不出力,只靠这几家加起来两三千人的兵力,配合城中千余守兵,也难当那几万羌军虎狼。
冯杰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目光从一张张的脸上扫过,平静地说道:“各位,你们说,那东南角削去一角的城墙,是什么?”
冯苗咬牙切齿地说道:“是天王对我们的恩德,要我们永远记住!”
冯杰摇了摇头,声音变得沉重:“不,那不是恩德,而是耻辱,是我们新平所有人的耻辱。作为汉人,知书答礼,作为边民,世代忠义,为国守门,也享国之厚恩,国难当头,不思图报,却是献城出降,我们老祖宗的脸,都给丢光了!”
新平父老亦孤忠
冯苗和冯羽惭愧地低下了头,红脸变得如同烧红的炭一样,而冯杰的声音仍然在他们的耳边回荡着:“这二十多年来,我们新平人是怎么过的?每天一看那缺的一角,还吃得下饭,睡得好觉吗?这样的大辱,要怎么才能洗雪?我冯杰不才,几十年来一直就在等一个机会,今天,就是我们洗雪耻辱的最好机会!”
所有人都精神为之一振,抬起了头,看向了冯杰,赵义的眉头先是一振,转而紧锁,摇了摇头:“冯公,话虽如此,但毕竟敌强我弱啊,羌贼数万,又因为击败王师得了不少精良的装备,我们城中就算各大家族一起出丁,也不过六七千人,而城中的盔甲战械,也不过三千左右,城池并非坚固,存粮亦非足够,只怕要硬拼的话,是以卵击石啊。并非我赵某人贪生怕死,只是这样白白牺牲,没有意义啊。”
冯羽的脸色一变,沉声道:“赵公子,你刚才可是说绝不能降的啊,现在又说这些话,是何意思?难道一开始你是随口一说,并不当真的吗?”
赵义正色道:“并非如此,我的意思是,可以暂避敌锋芒,假装归顺,等羌贼一走,我们再拨乱反正,断敌后路,这样比白白地硬拼要强得多啊。”
冯杰的神色坚毅,摇了摇头:“此事万万不可。现在天下大乱,不少州郡都是这样叛秦降贼,或者是自立,大半也是存了这般心思,想要将来反正,可是现在天王最需要的不是这种他日反正,而是需要忠义之士能以一腔热血来保家卫国,让所有人都看到,大秦没有亡,还有忠臣良将在为之奋战,贼军看似势大,但终不得人心,总有一天,仍然会覆灭!”
赵义咬了咬牙:“可是话虽如此,力量如此悬殊,打起来完全没有胜算啊,若是各方义士看到我们起兵,也不过很快地给消灭,岂不是更会动摇他们抗击的决心?”
冯杰慨然道:“情况没有这么糟糕,城中尚有万余军民,我们各大家族的家丁部曲加到一起,超过五千人,而我冯氏多年来库存了一些盔甲战具,以备乱世之需,也有二千余件,现在国难当头,连同府库中的存货,可以组织起四千余人的守军,他们多是曾经上过战场的将士,又是本地人,为保家国而战,自然是士气高昂。”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