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机会,苏壹又开始继续改造铺子。
这间铺子之前是一家粮行,因此面积不小,苏壹为了使铺子看起来没那么空挡就摆了些架子,如今苏壹想在铺子里隔出一个读书区。
仪哥儿是个懂事又乖巧的孩子,总是来铺子帮忙,虽然苏壹觉得如今仪哥儿还小,应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但是仪哥儿想要帮自己的心的好的,自己不能总是拒绝仪哥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日常做生意,身边围的不是做生意的老板,就是铺子和工坊做工的员工,仪哥儿日后要走科举路,若是把钱看的太重那就不好了。
苏壹做不到孟母三迁,因此只能动手改变周围环境,他要把文墨斋从单纯卖笔墨纸砚的店铺,变成可以让人进来坐下读书的店铺。
这样即便是仪哥儿来铺子帮忙,也能接触到读书人。
至于仪哥儿会不会因为自家开铺子而自卑。
开玩笑,自己这家铺子可是经营在平安城闹市区,铺子本身的价值如今都能到达三百两,更别说里面的各种家当了,想要嘲笑自己,对方先把几百两拍苏壹脸上再来嘲笑吧。
苏壹把铺子一侧的窗子改矮并扩大,在靠窗的地方用隔扇和多宝阁围出一个读书区。
铺子的地板还是苏壹买之前铺的淌白地面,为了抓人的视觉眼球,把读书区的地板垫高,再铺的木地板。
苏壹还把读书区全部都用上亮色浅家具,这样一来室内就会变得很亮堂。
先用浅色隔扇分出一个区域,在往周围放一圈多宝阁做隔断,架子上放各种书籍,再放了些绿植做点缀。
中间靠窗的的位置放几张长桌长凳,坐在这里可以清晰看见街上热闹的景色。
铺子本来朝向就好,如今窗子又矮又大,里面又明亮,街上路过的人能就能清楚看见里面的景象。
读书区的书也是苏壹也改了,这里的书,书脊上没有字,书籍通常都是一摞一摞的放,找书的时候需要翻。
苏壹让人把读书区的书全部包上书脊,书脊上写书的名字,这样找书也方便些。
平安城的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铺子,读书区改造完成之后,不少人在街上张望,只觉得这铺子亮堂又高档。
于是外面的人就看见里面有穿袍子的读书人走进去,站在架子前挑书,挑完书之后,他们就坐在室内桌子上开始看。
这些读书人身穿长袍,手拿书卷目不斜视,他们有的眉头紧锁,有的面容轻快。
这一幕可把人惊的不轻,一般老百姓哪里见过读书人在读书的时候什么样子。
如今书籍贵的离谱,普通家庭需要尽全家之力才能培养一个读书的,而文墨斋竟然提供免费借阅区,这一下得到了不少读书人的好感。
苏壹见到有些人会忍不住站在文墨斋对面往里面看,就如同看什么风景似的,又偷偷编了个顺口溜,让铁蛋教给路边玩游戏的小孩们。
小孩们在一块玩游戏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把顺口溜念出来。
然后,文墨斋突然在平安城里大火,不少文人对这种自助模式的读书十分感兴趣,还有人听说了平安松烟墨这样的墨宝。
于是连带着文墨斋的生意也蹭蹭蹭的往上涨,这几天苏壹数钱数的晚上做梦都乐。
然后,苏壹就听到了夸自己的诗。
“夸我的?”
沈从仪眼里透着笑意,“哥哥做的是善事,那些人受了哥哥的恩惠,自然要表示表示。”
说着沈从仪便给苏壹读了一首夸文墨斋和赞扬文墨斋掌柜的诗,还真别说,这些读书人肉麻起来是真肉麻。
苏壹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哪有那么夸张,我不过是想让铺子的生意变得好些罢了。”
沈从仪道:“哥哥给寒门学子一个看更多书的机会,很多寒门学子都称哥哥是他们的次夫子。”
苏壹有些不理解,“次夫子是什么意思?”
沈从仪笑,“是第二个老师的意思。”
好版主